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林忠军[1]
机构地区:[1]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
出 处:《复印报刊资料(哲学文摘)》2023年第2期65-66,共2页PHILOSOPHY DIGEST
摘 要:汉代流行的天人之学是利用自然科学知识建构的、以阴阳灾异为主要内容的、可感可证的天人感应体系。它不同于先秦道家本之于形上“道”的天人之学和以儒家本之于形下“德”的天人之学,也不同于宋代从抽象的理出发、以心性为指归、富有逻辑性的天人合一体系。汉代天人之学始于董仲舒等人。董仲舒天人之学注重天人感应。以董氏之见,天地是根身于人的“生生”大生命体,不仅具有可感知的形体,还有生命意义上的情感意志。人慕受天地之气而继善成性有形。人是天地自然的“再现”,是天的副本。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