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信息学院,安徽合肥230027
出 处:《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4年第5期35-39,共5页Industry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ducation
基 金:2022年安徽省教育厅教材建设项目“计算机程序设计学习实践”(项目编号:2022jcjs134);2018年安徽省教育厅重大教学研究项目“以生为本的计算机程序设计通修课程教学改革”(项目编号:2018jyxm1409);2018年安徽省教育厅示范基层教研室项目“计算机程序设计”(项目编号:2018jyssf088)。
摘 要:在本科基础课“计算机程序设计”的教学内容中融入计算思维概念是计算机教育界的共识,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上长期存在分歧。“计算思维2.0”的提出,为“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改革明确了方向。在对讲授语法知识、训练编程技能、培养计算思维3项教学目标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按照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模块化程序设计方法和系统级编程技术的框架,用迭代的方式对教学内容进行了重构。在计算思维的“第一功能”观念的指导下,结合由简单到复杂的实例,明确阐述计算思维在程序设计过程中的具体应用,指导学生学习如何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以及设计解决问题的系统。教学实践表明课程教学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关 键 词:计算思维 程序设计 教学改革 教学内容 内容重构 迭代学习
分 类 号:G642[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