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使臣所见清代盛京地区蒙学教育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沈钰 

机构地区:[1]东北师范大学

出  处:《文艺争鸣》2024年第4期171-175,共5页

摘  要:清代的东北地区为清朝的龙兴之地。清朝入关后,为保证东北八旗子弟受到与关内中原地区同样的教育,从康熙朝开始,以陪都盛京为中心逐渐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官学教育体系,与此同时,在地广人稀的边远乡村,各类蒙学教育也因势成为官学教育的补充。关于盛京地区官学教育问题,清代各种文献,如《大清会典事例》《清代文献通考》《盛京通志》以及一些档案都保留了较为详细的载录,为研究盛京地区的官学教育提供了翔实的资料支撑。但令人遗憾的是,关于盛京偏远地区蒙学教育的资料却在上述文献中少有记载,以至于造成盛京地区蒙学教育问题的研究语焉不详。

关 键 词:蒙学教育 官学教育 大清会典 因势 八旗子弟 龙兴之地 朝鲜使臣 康熙朝 

分 类 号:G629.299[文化科学—教育学] K249[历史地理—历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