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使臣

作品数:141被引量:122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刁书仁张晓明杨昕杨柳青董健菲更多>>
相关机构:延边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山东大学鞍山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也谈中国、日本士大夫与朝鲜朝使臣交友中的“情”与“泪”--兼与夫马进教授商榷
《东疆学刊》2025年第1期19-30,143,共13页漆永祥 
日本学者夫马进教授以朝鲜朝通信史元重举与燕行使洪大容为例,探讨清代中、日、朝鲜三国士人不同的“情”世界,认为朝鲜朝使者在日本与中国都与当地的文人保持着深厚的情谊,注意到中、日两国人为情流泪的情况,而朝鲜朝文人很少流泪,并...
关键词:中国 日本 朝鲜使臣 燕行使 通信使 情与泪 离别 朱子学 
异域之眼:《燕行录》中朝鲜使臣视域下的清代戏台文化
《上海视觉》2024年第4期161-167,共7页赵子夜 王广义 
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国际传播研究(2024C11)”阶段性研究成果;吉林大学“研究阐释习近平文化思想”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项项目“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时代要求、科学内涵与现实意义研究(SKX2024009)”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朝两国一衣带水、比邻而居的地域特性使得二者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长期保持紧密联系。朝鲜使臣也由此频繁往返两国之间,成为中朝两国文化交流的媒介桥梁。清代,朝鲜使臣使华途中将其见闻悉数著录成籍,形成《燕行录》。同时,由于...
关键词:《燕行录》 传统文化 戏曲舞台 
诗赋外交:晚清“龙喜社”与朝鲜使臣交往考论
《中国典籍与文化》2024年第6期134-144,共11页李波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博士科研基金项目(项目编号:XXPY20046)成果之一。
“龙喜社”光绪十三年(1887)成立于湖南京师善化会馆,社员初以湖南人为主,后亦有外省籍和满族文人参与其中。“龙喜社”成立伊始即与朝鲜使臣诗歌酬唱,此后双方往来不绝,并一直持续至甲午年间。“龙喜社”不但继承了中朝文人宴游唱和、...
关键词:龙喜社 赋诗言志 宗藩关系 文人交流 
龙颜隆准还是凡骨伧夫--从朝鲜使臣的记载看清代帝王的长相
《读书》2024年第8期112-121,共10页漆永祥 
一《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传说中的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帝尧“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都没说具体长什么样儿,大概那个年代比较重视内在气质吧。到了大舜,描写日渐具体,所谓“...
关键词:朝鲜使臣 《史记·五帝本纪》 《帝王世纪》 周本纪 四乳 大舜 内在气质 
朝鲜士大夫们的“致富经”
《读书》2024年第7期97-105,共9页丁晨楠 
一七六五年冬,北京。杭州文士严诚、潘庭筠与朝鲜使臣洪大容展卷笔谈。严、潘二人对朝鲜人简素的衣着颇为好奇,问道:“贵国不着锦衣耶?”洪大容回答:“冬天远行,故亦着此衣,在家则不过着土产绵布而已。”若干年后朝鲜士大夫李德懋将这...
关键词:李德懋 士大夫 洪大容 朝鲜使臣 致富经 朝鲜人 潘庭筠 
文本承袭和他者视角:明清朝鲜使臣的北京东岳庙书写
《国际汉学》2024年第2期83-90,158,共9页杨雨蕾 冯一帆 
朝鲜使臣在“燕行录”中留下了北京东岳庙有关建筑格局以及内部塑像、摆设等细节的描写,延续近五百年,展现出东岳庙的时代变迁。然而就记录文本本身,除了记述朝鲜使臣的实际见闻,还有参考中国文献的内容,更有借鉴和解读前辈燕行使臣的描...
关键词:燕行录 北京东岳庙 朝鲜使臣 明清时期 
朝鲜使臣所见清代盛京地区蒙学教育
《文艺争鸣》2024年第4期171-175,共5页沈钰 
清代的东北地区为清朝的龙兴之地。清朝入关后,为保证东北八旗子弟受到与关内中原地区同样的教育,从康熙朝开始,以陪都盛京为中心逐渐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官学教育体系,与此同时,在地广人稀的边远乡村,各类蒙学教育也因势成为官学教育的补...
关键词:蒙学教育 官学教育 大清会典 因势 八旗子弟 龙兴之地 朝鲜使臣 康熙朝 
明代朝鲜使臣纪行诗中的蓬莱阁书写研究
《东疆学刊》2023年第4期52-60,共9页方飞 徐东日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明清东亚旅华汉诗文献发掘与研究》,项目编号:23XW W007。
蓬莱阁是“中国四大名楼”之一,耸立于山东半岛蓬莱丹崖山上。高丽朝使臣郑梦周路经登州首次登临并吟咏蓬莱阁,拉开了明代朝鲜使臣创作“蓬莱阁诗”的序幕,后世不少朝鲜朝使臣受其影响,他们结合自身特殊感受与生命体验,创作出诸多蓬莱...
关键词:蓬莱阁 朝鲜使臣 纪行诗 《海市诗》 华夷观 
沈阳的异域书写:以清代朝鲜燕行使纪行诗为中心
《文化学刊》2023年第9期252-255,共4页杨柳青 
辽宁省教育厅2021年度科学研究经费项目“比较文学形象学视域下的朝鲜使臣纪行诗中清代盛京书写研究”(项目编号:LJKR0366)阶段性研究成果。
清代出使中国的朝鲜使臣,创作了一系列记录自身见闻的使行记录《燕行录》。沈阳作为燕行途中的必经之城,受到朝鲜使臣的高度重视,《燕行录》文献中有大量内容记录了其时沈阳地区的历史人文、社会现实、风物人情等诸多方面。本文从比较...
关键词:清代沈阳 朝鲜使臣 《燕行录》 纪行诗 
朝鲜使臣眼中的中国北方寺庙文化——以《燕行记事》为中心
《莲池周刊》2023年第26期40-43,共4页宋明哲 刘喜涛 
本课题由长春师范大学研究生创新项目资助,长春师范大学研究生重点创新项目“朝鲜正祖朝《燕行录》的清朝观演变研究”;项目编号:长春师范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2022】第034号。
朝鲜半岛自古以来与中国交流十分密切,儒学、佛教、道教等都由中国传入朝鲜,儒释道三教都被广泛纳入朝鲜文化之中。不过彼时的朝鲜与中国在对待三者的态度上却存在着或大或小的差异。例如:朝鲜王朝自建国以来持续打压佛教,在朝鲜的城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