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宪益译者民族身份内涵研究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任婷[1] 

机构地区:[1]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

出  处:《文学教育》2022年第6期23-25,共3页Literature Education

基  金: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译者民族身份形成和表征研究--以杨宪益为例”(项目编号:2020SJA2370)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译文是一种话语表征,也是建构民族身份的重要方式。而个体译者自身的民族身份定位对译作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译者的自身民族身份也受到时代背景、教育背景和社会使命的影响。成长和成熟于国家命运多舛的年代,幼年接受过儒家"哀民生多艰"思想,少年、青年融入西方教育环境的翻译家杨宪益,"爱国、忧国、为国"是其一生不变的情感主题。这种强烈的民族情感也在译作中有着清晰的表达和传递。因此,对杨宪益译者民族身份内涵研究成为理解译者和译作的一把钥匙。本文基于翻译家杨宪益的通信、采访、传记、档案等相关研究文献,以时代背景、教育背景及其执行的翻译任务为指引,展开梳理其民族身份意识的形成脉络、厘清译者自身的主体性定位、还原翻译实践中作为译者的职责。

关 键 词:民族身份 杨宪益 翻译 

分 类 号:H31[语言文字—英语]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