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顾理平[1,2]
机构地区:[1]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委员会 [2]中国新闻史学会媒介法规与伦理研究会
出 处:《视听界》2024年第3期131-131,共1页
摘 要:网络的本质是一种连接,即将身处天涯海角不同地区的个体,借由数字化的技术手段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彼此有机关联的“地球村”。随着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这种连接更因为人际互动频率的加快和连接内容的丰富多样而变成一种泛在连接。人际连接由最初的彼此交流互动,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和社会运行机制。从微观的层面分析,作为个体的社交媒体用户通过“永久在线”的方式,不仅使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全方位地实现数字化生存,即使情感抚慰、审美需求等精神活动,也几乎全部通过网络完成。就宏观层面而言,网络成为社会的基础设施,数字化、智能化变成了社会管理者治理国家的基本手段,借助“联网”的方式,社会治理变得更加便捷高效。于是,连接,成了现代社会的一种基本的运行机制。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5.19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