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川剧高腔音乐中的“板腔化痕迹”  

On the“Banqiang Traces”in Sichuan Opera Gaoqiang Music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魏源 Wei Yuan

机构地区:[1]重庆市川剧院艺术室

出  处:《戏曲研究》2023年第4期197-211,共15页Traditional Chinese Drama Research

摘  要:川剧高腔音乐虽系曲牌体,但在流变过程中已出现诸多板腔音乐的特征,笔者姑且称其为“板腔化痕迹”。通常认为,川剧高腔是在弋阳腔和青阳腔的基础上融合四川民间音乐发展而成的,承袭了弋阳诸腔(或称“高腔家族”)“金鼓击节”“不披管弦”“一唱众合”“错用乡语”和“改调歌之”的艺术特点。

关 键 词:青阳腔 川剧高腔 曲牌体 板腔 弋阳腔 流变过程 音乐 

分 类 号:J825[艺术—戏剧戏曲] J617.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