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米路雅 杨文柯 陈新 王耀萍 马新蕊 李焱 吴东 廖世秀
机构地区:[1]郑州大学人民医院医学遗传研究所,郑州450003 [2]河南省医学遗传研究所,河南省遗传性疾病功能基因组重点实验室,国家卫生健康委出生缺陷预防重点实验室,郑州450003 [3]河南大学人民医院医学遗传研究所,郑州450003
出 处:《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24年第3期424-427,共4页Journ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Medic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重点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9YFC1005103);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SBGJ202101003)。
摘 要:近年来,随着分子遗传学检测技术的发展,Phelan-McDermid综合征(PMS)的报道逐渐增多。该病染色体片段的缺失可表现为单纯缺失、环状染色体、不平衡易位等。其中环状染色体较为罕见,在新生儿中的发病率仅约为1/50000[1],且多为新发突变,最易成环的为D组和G组染色体,其中r(22)发病率仅次于r(13)和r(X)[2],目前国内仅有4例r(22)PMS报道。PMS的临床表型较为广泛,常见的有智力障碍、语言发育迟缓、肌张力减退、自闭症、畸形等,但胎儿期并不具有特异性的表型,这给PMS的产前诊断带来挑战。本研究中我们采用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和拷贝数变异测序(copy number variation sequencing,CNV-seq)或基于芯片的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array-based comparative genomic hybridization,aCGH),对4个PMS家系中表型异常的患儿进行遗传学检测和分析,扩展了PMS的临床表型和基因突变谱,为疾病的临床诊断和遗传咨询提供依据。
关 键 词:Phelan-McDermid综合征 环状染色体 语言缺失 智力障碍 拷贝数变异测序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91.3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