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谐声现象的研究历史及其考证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温永选 

机构地区:[1]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人文科学学院,福建福州350007

出  处:《教育探究》2024年第3期33-38,共6页Educational Study

摘  要:古人很早就从声、韵、调三个语音要素探索了汉语“音义相通、声情相谐”的谐声现象,并在诗歌创作中体现了追求字词谐声的理念。《黄帝内经》和南朝《玉篇》等古籍将声母五音与人情五志对应;唐代韵图学及其后音韵学者将韵母分为四等、三级,提出“情之欢畅郁愤有异,则韵之响亮喑哑亦殊”的谐声用韵主张;南朝沈约、唐僧处忠和明释真空则描述了四声调值的高低变化,并试图与情感的低昂缓急状态联系起来。文章梳理古人的这些谐声发现与理念,旨在树立当今诗者的谐声意识,提升其谐声之诗的创作能力。

关 键 词:古诗词 炼字 谐声 探索 评析 

分 类 号:I044[文学—文学理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