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Ⅰ型亚历山大病患儿的CT/MRI检查及基因检测结果分析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黄卫保 梁莎[1] 王映飞[1] 苏永焕 许鹏程 林剑军[1] 

机构地区:[1]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放射科,广西南宁530000 [2]钦州市妇幼保健院放射科

出  处:《山东医药》2024年第18期72-74,共3页Shandong Medical Journal

基  金: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科研课题(Z20200997)。

摘  要:目的探讨Ⅰ型亚历山大病的影像特点特点和遗传情况。方法对1例Ⅰ型亚历山大病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及基因检测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患儿因全面性发育落后于2岁7个月时行颅脑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结果可见双侧大脑半球皮层下脑白质、基底节区及侧脑室前角旁斑点状、短线状钙化灶,双侧额顶叶及基底节区对称性低密度灶;3岁4个月时颅脑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可见患儿双侧大脑半球脑白质弥漫对称性异常信号,T2WI及T2-FLAIR均呈高信号,T1WI病灶整体似呈花环状,双侧侧脑室扩大;4岁5个月时颅脑MRI检查可见患儿原右侧侧脑室前角旁脑白质短线状T1WI高信号消失;5岁5个月时颅脑MRI检查可见患儿原左侧侧脑室体部旁短线状T1WI高信号基本消失,未见明显脑萎缩。全外显子组基因测序结果发现,患儿存在GFAP基因1号外显子c.235C>T/p.Arg79Cys错义突变。结合影像学资料及基因检测结果,本例患儿明确诊断为Ⅰ型亚历山大病。结论Ⅰ型亚历山大病患儿颅脑CT检查可见皮层下脑白质、基底节区及侧脑室前角旁钙化,颅脑MRI检查可见双侧大脑半球脑白质弥漫对称性异常信号。GFAP基因1号外显子c.235C>T/p.Arg79Cys错义突变可能是Ⅰ型亚历山大病的致病原因。

关 键 词:遗传性白质脑病 亚历山大病 Ⅰ型亚历山大病 颅脑磁共振成像技术 GFAP基因 错义突变 

分 类 号:R742[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