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香玉
机构地区:[1]不详
出 处:《教育家》2024年第24期5-7,共3页Educator
摘 要:底线教育是公民教育的一部分,底线意识也是公民意识的一部分。底线教育是当前教育的短板,如何筑牢底线教育根基,提升儿童青少年道德品质,帮助他们在未来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本刊对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化与文化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哲学学院教授沈湘平进行了专访。底线决定“上限”《教育家》:近年来,校园霸凌事件屡见不鲜,有些手段极为残忍。这与底线教育缺失有着必然的联系。您认为,底线教育缺失背后的原因主要有哪些?沈湘平:在我看来背后的原因可以归为如下几点——其一,学校是一个小社会,社会经历了由传统到现代,以及由现代到后现代的转型,使固有的底线意识在一定程度上被摧毁。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9.1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