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出 处:《语文建设》2024年第11期64-69,共6页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21年度教育学课题“中小学语文教科书百年价值谱系研究”(项目编号:BEA210113)研究成果。
摘 要:语文教科书作为语文课程显性且直接的表现形式,是教师进行教学与学生语文学习的具象媒介和主要依据。百余年来,中学语文教科书的变革先后经历了五个阶段:起步与奠基阶段,教科书承载着启发民智和救亡图存的使命;改造与探索阶段,教科书承揽着除旧布新和巩固政权的要务;恢复与转型阶段,教科书承担着社会发展和服务四化的职责;开拓与创新阶段,教科书担负着学生发展和素质教育的责任;统编与统用阶段,教科书肩负着立德树人和培根铸魂的任务。其演变特征表现为:价值取向从“工具价值”到“工具价值与本体价值的统一”;内容选择从“知识本位”到“素养本位”;结构体例从“单线组元”到“双线组元”;呈现方式从“单调呆板”到“灵活多样”。我国中学语文教科书未来变革需从中国立场、中国风格、中国特色、中国智慧四个方面构筑具有中国特色且规范化的新格局。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