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反应法在儿童对外汉语汉字教学中的应用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绮洵 

机构地区:[1]华侨大学华文学院

出  处:《广东教育(职教)》2024年第7期92-93,共2页

摘  要:一、引言全身反应法(Total Physical Response,简称TPR)是由美国实验心理学家詹姆士·阿舍尔(James T.Asher)创始的一种教学方法。全身反应法以第一语言习得理论为基础,强调通过身体动作教授第二语言。在全身反应法的教学过程中,先操作后内化,理解先于表达,以丰富的活动活跃课堂。Asher认为,儿童在右脑中解释语言,他们对语言的分析来自语言行为或对成人行为变化的观察。因此,通过右脑建立肢体动作与第二语言的联结有利于增强二语学习的有效性,有意识记和无意识记相结合,激发学习潜能。同时,全身反应法吸收行为主义心理学中“记忆痕迹”等概念,以身体动作牵动语言反应建立记忆联系,加深二语学习的效果。另外,Asher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角度,关注到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重视在学习者的二语学习过程中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关 键 词:全身反应法 有意识记 行为主义心理学 身体动作 活跃课堂 无意识记 记忆痕迹 人本主义心理学 

分 类 号:G63[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