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彭战果[1] 李昕桐 Peng Zhanguo;Li Xintong
机构地区:[1]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出 处:《哲学动态》2024年第7期25-35,共11页Philosophical Trend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桐城方氏学派文献整理与研究”(编号19ZDA030)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邵雍的“观物”说有如实认识事物的一面,又有心性修养的一面。如实认识事物体现为以“能观之心”观“所观之物”,从而获得“物中之理”。这一过程既包含对“能观之心”静定能力进行训练的环节,又包含在此基础上依靠具体的观物之法“窥开物理”的环节。“观物”的心性修养功夫体现为以“所观之理”返照“能观之心”,因物理而转人心。这一过程既有因“观物”之乐而解“情累”之缠的一面,又有依物理“照破人情”的一面。“观物”说不遵从“以事训物”的传统,不将“物”视为与心相关的“事”,赋予“物”独立的意义;而是从“物”出发,以之为心性修养的根据,展现出“因物转心”白的特征。这一理路上承《周易》“观象”说,又与“格物”说有着内在的一致性。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20.23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