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袁冬寅 温立香[1] 张芬[1] 石荣强 姚明谨[3] Yuan Dongyin
机构地区:[1]广西壮族自治区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广西南宁530001 [2]广西梧州茶厂有限公司,广西梧州543000 [3]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南宁530226
出 处:《江苏农业科学》2024年第14期190-196,共7页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基 金:广西重点研发计划(编号:桂科AB16380191);国家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广西茶叶创新团队建设专项资金(编号:nycytxgxcxtd-18-06);广西农业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专项(编号:桂农科2021YT145)。
摘 要:探究发酵及陈化工艺对六堡茶槟榔香形成的影响,为提高六堡茶槟榔香形成的效率及品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选择广西大叶种为原料,以不同发酵度(A因素)、第1次陈化时间(B因素)、第2次陈化时间(C因素)为考察因素设计正交试验筛选出最适宜六堡茶槟榔香形成的发酵及陈化工艺。结果显示,六堡茶水浸出物、茶多酚及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在经过渥堆发酵、陈化工艺后均呈下降趋势;A、B、C 3个因素对六堡茶槟榔香品质形成影响程度的排序为A>B>C;极差分析得出的最优组合为发酵阶段茶多酚含量降至23%~25%,窖仓第1次陈化时间为6个月,干仓第2次陈化时间为6个月;9个处理中最佳处理组合为T6(即发酵阶段茶多酚含量降至23%~25%,窖仓第1次陈化时间为6个月,干仓第2次陈化时间为0个月),其感官得分为91.6;次优组合为T5(即发酵阶段茶多酚含量降至23%~25%,第1次陈化时间为3个月,第2次陈化时间为6个月),其感官得分为90.4;组合T1(即发酵阶段茶多酚含量降至25%~27%,第1次陈化时间为0个月,第2次陈化时间为0个月)的感官审评得分最低,为81.8。在正交试验最优处理T6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干仓陈化处理发现,干仓陈化12个月的茶样感官审评得分最高,为97.0。由此可知,六堡茶槟榔香的加工以原料茶多酚含量降至23%~25%时的渥堆发酵程度为宜,且经过一定时间窖仓、干仓陈化有利于六堡茶槟榔香的形成;相对延长干仓陈化时间能促进槟榔香的发展。综合考虑仓储成本与时间成本等因素,生产中选择T6处理为宜。
分 类 号:TS272.4[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2.20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