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中小学德育》2024年第7期80-80,共1页Journal of Moral Education for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摘 要:姜子豪,刘潞在《当代教育科学》2024年第4期《学校道德教育的美丽风险及制度防范一一基于公共生活伦理的分析》一文中指出,当前学校的道德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在某种程度上呈现出盲目迎合公共生活底线要求的趋势,造成规范主义的突显和美德的消解,呈现出公共生活之于学校道德教育的“美丽风险”。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首先,公共生活默认的规范主义对道德教育的侵蚀。规范主义的道德教育以理性计算的方式评估个人利益得失,其结果是排斥道德情感。道德教育中的理性与情感向来存在着张力,当规范主义的道德教育过分依赖普遍化的道德理性时,自然就忽视了特殊意志的道德情感。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29.8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