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熊亦冉 Xiong Yiran
机构地区:[1]浙江财经大学艺术学院
出 处:《文艺研究》2024年第8期107-118,共12页Literature & Art Studies
基 金:2022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时尚的审美感知及其社会建构”(批准号:22FYSB009)成果。
摘 要:时尚在本质上呈现为一种持续变动的风格创新体系,模特在这样的美学观念传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既是时尚图像的有机构成部分,又是流行风格得以有效塑造的能动者。对于美学市场而言,模特外形是基于身体的文化产品,理想化的审美标准与“颜值”重塑由此嵌入以身体资本为核心的时尚网络之中。作为审美劳动者的模特,通常需要在颜值的生成背后展开一系列形象管理和情感整饰,以实现对身体、个性、情绪等因素的综合把控。与此同时,媒体时尚与商业时尚的类型区分以及相应的价格机制,也始终影响着对模特审美价值的界定与评判。颜值展现了诸多时尚类型不断协商和博弈的结果,是“把关人”群体遵循时尚惯例的复杂产物。对颜值的理论考察以经济和文化的互动为线索,阐明审美特性在时尚体系中获取价值的方式,从而凸显美学市场的运作逻辑与模特审美劳动的特殊性。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