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化公共艺术的基本属性及空间表达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迟晓彤 彭伟 

机构地区:[1]江苏常州

出  处:《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24年第7期124-128,共5页ARTS IN CHINA

基  金:江苏省成人教育协会“十四五”社会教育规划2023年度课题“地方高校与社区教育互动模式研究”(SCX23094)的研究成果;江苏省高教学会成人高等教育研究课题“AIGC在继续教育高质量转型中的应用研究”(CJY-38)的研究成果;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涉外办学研究委员会科研课题“地方高校艺术类专业中外合作办学的可持续发展机制研究”(SW23B010)的研究成果。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公共艺术作品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些优秀的公共艺术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充分发挥了其公共性、文化传承性和独特性的属性,为解决各种社会矛盾提供了广阔的视角和丰富的文化素材。本文旨在介绍这一良好的公共艺术发展现象,并探讨其对地方艺术的积极因素的激发,同时体现公共艺术与人文主义情怀的相互关系,进而为后全球化时期的公共艺术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关 键 词:公共艺术 空间表达 文化素材 基本属性 文化传承性 新的活力 公共性 积极因素 

分 类 号:G63[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