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秦汉时期“贬屈论”的嬗变谱系与价值维度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伟[1] 

机构地区:[1]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出  处:《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4年第7期157-157,共1页China University Academic Abstracts

摘  要:战国秦汉时代,“贬屈论”成为当时士人评价屈原与楚辞的一种重要倾向,其内涵经历了质疑屈原立身处世之道到否定其人格和文学的发展嬗变,折射出由战国时代“游士”文化的多元思想逐渐过渡到两汉“大一统”观念下尊经价值确立的历史趋势。特别是东汉中期之后儒学思想演变成为经学正统,屈原作为“文人”传统的早期代表,其狂狷个性不容于儒学推崇“君子”人格的尊经价值,而楚辞奇美瑰丽的审美风格也不符合儒学文质彬彬的中和规范,这成为楚辞在此后长期受到儒学尊经正统文学观贬斥的文化根源。

关 键 词:尊经 正统文学 战国秦汉时期 儒学思想 价值维度 文化根源 多元思想 文质彬彬 

分 类 号:I206.2[文学—中国文学] K231[历史地理—历史学] K232[历史地理—中国史] B222[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