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专业人才培养适应性的逻辑解构、困境透视与路径创新  被引量:6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法虎[1] 魏子凡 顾甲 

机构地区:[1]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研究中心,江苏无锡214121

出  处:《教育与职业》2024年第18期57-64,共8页Education and Vocation

基  金:2022年度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发展中心《虚拟仿真技术在职业教育教学中的创新应用》专项课题“基于装备制造类专业群视角的课程思政与虚拟仿真实训教学体系协同建设研究”(项目编号:ZJXF2022081,项目主持人:王骏);2023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实践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3SJYB0965,项目主持人:魏子凡);2022年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高职青年教师自我导向学习式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2SJYB1039,项目主持人:顾甲)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在应对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高职院校需要审视教育要素的迭代、知识体系的重构、教育模式的创新以及治理体系的改革。高职院校应重新构建人才培养的导向与内涵,打造适应数字化时代的课堂教学新时空,并探索产教融合新机制的数字化逻辑体系。在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存在供需错位、方向迷失、体验屏障、源头困境和竞争劣势等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为契合数字化专业人才培养的适应性要求,高职院校需遵循数字化逻辑,坚持问题导向,积极推进数字化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与方案的构建,加强课程资源库建设与综合教学模式改革,并着力提升师生在数字素养方面的专业能力。

关 键 词:数字化 高职院校 人才培养 

分 类 号:G710[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