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邓国元[1] Deng Guoyuan
机构地区:[1]贵州大学哲学学院
出 处:《中国哲学史》2024年第5期41-47,共7页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基 金:贵州省国学单列项目“阳明学四句教与中晚明理学发展衍化研究”(项目编号:19GZGX32)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龙场悟道”是阳明心学形成建构中的标志性事件。《行状》嘉靖本、全书本《年谱》所载内容的差异,表明围绕阳明龙场悟道的记述存在特定形成过程,体现出以钱绪山为代表的心学思想叙事立场。“致知格物”的主题,“圣贤之学”的定位,尤其是绪山在全书本《年谱》中增添的“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的内容,是对阳明早年历程的总结,也是对阳明龙场悟道后“心即理”等思想的概括。基于绪山心学思想叙事的视角,龙场悟道具有标志阳明思想的形成,彰显对朱子学的超越,以及强调阳明心学在儒家圣贤之学中正统地位三方面的意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