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齐学红[1] 程晓莉 QI Xue-hong;CHENG Xiao-li
机构地区:[1]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南京210097 [2]江苏开放大学教育学院,南京214257
出 处:《教学与管理》2024年第30期53-58,共6页Teaching and Administration
基 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国家一般课题“历史文化视域下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研究”(BEA200117)的系列成果之一。
摘 要:师德建设是新时代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要务,而教师本位是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关键基点。为对我国中小学教师师德建设进行精细化诊断,对全国25省市1174名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中小学教师的师德信念总体上处于良好水平,但不同教龄的教师在对师德不同维度重要性的认知上存在显著差异;在师德实践中,教师普遍集中于参与和个人相关的事务,一定程度上缺乏公共意识,而榜样示范显著影响教师进行师德学习的积极性;在师德建设支持体系上,师德制度的完善程度通过师德的象征化显著影响教师的工作投入,而奖惩制度不完善、制度文本抽过于抽象,滋生了教师负向的情感体验。基于研究结果,可从营造积极的氛围以提高师德学习的自主性、采取差异化策略以提高师德培育的实效性、完善规范为师德建设提供制度保障等方面入手,为提升师德建设水平提供动力。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7.16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