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姚雅丽
机构地区:[1]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附属高级中学
出 处:《七彩语文》2024年第39期37-45,共9页
摘 要:论辩文是中国古代散文中有着悠久历史与高度成就的一类文体。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处士横议,论辩文应运而生。最初的论辩文仅强调逻辑的连贯和道理的阐发,但随着论辩之风愈演愈烈,简单的道理与逻辑论证已不能满足辩难的需要,于是论者选择将先哲言论、历史事实等揽入论说之内,以增强论点的说服力。因此,史实挑选及组织的合理性,成为一篇论辩文成功与否的重要影响因素。2024年高考新课标Ⅱ卷选取的文言文本,巧妙地将论辩与此论辩中选取的史实相结合,在考查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的同时,也对其跨时空思维能力以及思考历史事件间内在联系的洞察能力提出了要求。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7.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