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史少秦
机构地区:[1]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088
出 处:《理论学刊》2024年第5期160-168,F0003,共10页Theory Journal
基 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华文明精神特质和发展形态研究”(项目编号:22JZD034);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孔孟论政,集中体现于“为政”与“为国”。“为政以德”是孔子德政思想的基点,“发政施仁”是孟子仁政思想的核心,两者共同构成了先秦儒家道德政治观的基本内容。“为政以德”从执政者的角度出发,在伦理原则、精神价值等层面探讨政治应当如何作为,期待恢复周的德礼秩序;“发政施仁”则从民众的角度出发,着重于劝谏君主以仁心施仁政,并以具体仁政措施为诸侯治国理政提供参考,勉励其行仁政以达王道,定天下于一。孔子意在探究政治运作的本质,孟子旨在拯救时弊,德政与仁政的目的和效果在于构建良好的政治秩序和民众的美好生活,“为政”和“为国”最终都以“为民”为归宿。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91.13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