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烁烁 李轶南[1] Zhang Shuoshuo;Li Yinan
机构地区:[1]东南大学艺术学院
出 处:《艺术评论》2024年第10期92-105,共14页Arts Criticism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百年巨变下的中国设计艺术研究(1919—2019)”(项目编号:21BG111);2022年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项目编号:2022YJ132)的阶段成果。
摘 要:汉字的阅读机制不同于字母语系文字的阅读机制,因此西方字体设计理论对汉字字体设计不完全适用。在梳理汉字字体形态与阅读史的基础上,结合数字化阅读的认知心理、视觉规律,以及屏显汉字的构形特质、审美特征,归纳汉字符号、书法审美、数字化阅读三者之间的关联,从中国书法中提取汉字审美特质,可以分析数字化字体设计发展趋向,从而在数字化字体设计领域提出中国本土化字体设计方法论。总体而言,数字化阅读中,文本认知心理形塑的“心理模型”、中国书法规律之上的“审美模型”、交互阅读中的“智性模型”、形式隐喻的“意象模型”,都以汉字审美的“原动力”为数字化字体设计提供观念指引。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