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君毅与中国哲学史的主体性书写  

Tang Junyi and the Subjective Writing of Chinese History of Philosophy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卓[1] Li Zhuo

机构地区:[1]天津社会科学院

出  处:《哲学研究》2024年第11期73-82,共10页Philosophical Research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近现代中国哲学方法论研究”(编号21BZX083)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作为哲学家和哲学史家的唐君毅,对于中国哲学史的主体性书写有着长期的深入思考和明确的理论自觉,形成了系统而深刻的见解。在学科定位上,通过发展广义的哲学概念,肯定中国哲学的合法性及其相对于西方哲学的独立性;在研究态度上,主张对历代中国哲学思想心存敬意,力求内在地理解与客观地呈现;在学术体系方面,强调不“以西证中”、代中国古代哲学家编排系统,而需要如实阐明中国哲学史上固有的义理系统;在话语体系方面,应当自觉使用中国哲学的固有名辞来阐发义理,少用外来语(西方哲学译名),以免术语并用而造成思想的混乱。六论六大本的《中国哲学原论》系列,可谓唐君毅中国哲学史主体性书写自觉的现身说法,至今仍然意义重大。坚持中国哲学史研究的主体性,既是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也是中国哲学走向世界,参与文明交流互鉴不可或缺的理论自觉。

关 键 词:唐君毅 中国哲学史 主体性 《中国哲学原论》 中国哲学通史 

分 类 号:B261[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