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卓

作品数:17被引量:18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天津社会科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致知工夫致良知墨子向度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文学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哲学研究》《秘书工作》《人文杂志》《哲学动态》更多>>
所获基金: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唐君毅与中国哲学史的主体性书写
《哲学研究》2024年第11期73-82,共10页李卓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近现代中国哲学方法论研究”(编号21BZX083)的阶段性成果。
作为哲学家和哲学史家的唐君毅,对于中国哲学史的主体性书写有着长期的深入思考和明确的理论自觉,形成了系统而深刻的见解。在学科定位上,通过发展广义的哲学概念,肯定中国哲学的合法性及其相对于西方哲学的独立性;在研究态度上,主张对...
关键词:唐君毅 中国哲学史 主体性 《中国哲学原论》 中国哲学通史 
阳明后学致良知功夫的形态与次第
《中州学刊》2024年第7期107-116,共10页张卫红 李卓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东林学派与阳明后学工夫论比较研究”(22BZX058)。
在儒家传统中,作为自我操持与修炼方式的功夫不断演化。王阳明的良知学兴起,其功夫更加精微细密、鞭辟近里,推动了理学功夫论的“典范转移”。阳明学者围绕致良知功夫的深入互动与攻错,“牛毛茧丝,无不辨析”,使阳明学蕴含的各种理论可...
关键词:功夫(工夫) 阳明学 致良知 
“天人合一”观念的哲学基础、古典意涵与现代价值被引量:3
《中国哲学史》2023年第6期12-18,共7页李卓 
“天人合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最有代表性的重要观念,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整体有机的宇宙观、生态观。由于中国先哲对其所论较简,使这一语句的意义并不明朗。有必要经过解释和阐明,讲清楚中国人的宇宙观,揭示中国古代哲学家讲“天...
关键词:天人合一 万物一体 天人合德 民胞物与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吕—朱乡约”与儒家公共伦理的新开展——一种儒家社群主义的视角被引量:1
《人文杂志》2022年第9期64-73,共10页李卓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多卷本《宋明理学史新编》”(17ZDA013)。
乡约可谓实现儒家政教合一理想的古代乡村建设运动。乡约制度变动不居,而万变不离其宗的是伦理教化。作为后世乡约蓝本的“吕—朱乡约”,贯穿着儒学的仁爱精神和伦理原则,始终强调社会和家族责任,注重以礼教提升个人道德,可以视其为一...
关键词:《吕氏乡约》 “吕—朱乡约” 伦理教化 儒家社群主义 
济之忠厚 秉公论政——宋仁宗《诫约台谏诏》赏析
《秘书工作》2022年第6期64-66,共3页李卓 
宋朝开国之初,就十分注重制度建设,对“台谏”做了重大创新。所谓“台谏”,是御史台(监察部门)和谏院(谏诤部门)的合称,其职能是监察和进言。经过真宗、仁宗朝的发展和完善,两部门职能合流,权力空前,极具威势。台谏既监察百官,又参与国...
关键词:监察部门 部门职能 不实信息 重大创新 仁宗朝 台谏 
从天志明鬼看墨子道德思考的二重向度被引量:7
《中国哲学史》2020年第6期31-38,共8页李卓 
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TJZX16-005)的阶段性成果。
墨子道德思考的根本旨趣是以义行仁,其信仰系统的重要观念是天志、鬼神。墨子继承其前的天道观念和鬼神信仰,赋予天以人格神的形象和意志,同时加入了新的道德精神,强调鬼神的赏罚“唯德不以祀”,呈现出宗教与人文的二重向度。特别是墨...
关键词:天志 明鬼 墨子 贵义 德行 道德形上学 
“传统德性伦理与现代政治哲学”学术研讨会综述被引量:1
《道德与文明》2019年第6期158-160,共3页李卓 
2019年9月14日至15日,“传统德性伦理与现代政治哲学”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大学召开。会议由天津社会科学院伦理学研究所暨《道德与文明》杂志社联合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比较哲学与文化战略研究中心共同主办。武汉大学哲学学院院长、比较哲...
关键词:战略研究中心 德性伦理 武汉大学 现代政治哲学 公共性 
精神哲学与陆王心学——以徐梵澄《陆王学述》为中心被引量:2
《世界宗教研究》2019年第5期1-9,共9页李卓 
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TJZX16-005)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以徐梵澄《陆王学述--一系精神哲学》为中心,考察徐梵澄对陆王心学的诠解。在徐梵澄看来,重温陆王是为了商量旧学,培养新知,并在此基础上重建中国的精神哲学。徐梵澄从精神哲学的立场出发,借助"知觉性"的概念,对象山、阳明之学的心...
关键词:徐梵澄 陆象山 王阳明 精神哲学 知觉性 
直言极谏为苍生——辛弃疾《淳熙己亥论盗贼札子》赏析
《秘书工作》2019年第9期68-70,共3页李卓 
宋室南渡之后,江南并不太平,因赋敛繁重,百姓苦不堪言,不时揭竿而起。从南宋初年到绍兴五年(1127—1135年),仅长江以南就爆发起义数十次。荆湖南路(今湖南一带)更是长期动荡不安,自乾道(1165年)以来,民变蜂起,屡不能禁。湖南大地荒凉萧...
关键词:直言极谏 《淳熙己亥论盗贼札子》 地方豪强 
权力的腐蚀性为啥这么强?
《中国纪检监察》2019年第4期62-62,共1页李卓 
“权力易于导致腐败,绝对权力绝对导致腐败”,如何认识并抵御权力的强腐蚀作用?我们与天津社会科学院、北京科技大学学者一起,共同从历史文化、政治哲学等多角度解读。
关键词:绝对权力 腐蚀性 北京科技大学 社会科学院 历史文化 政治哲学 腐败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