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形上学

作品数:88被引量:132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石永之张健捷邓文涛苏磊郭齐勇更多>>
相关机构:黑龙江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认知与本体——道德形上学的超越性话语之两轮
《今古文创》2024年第41期70-73,共4页李剑豪 
“道德形上学”这一概念本身具有回应西方哲学质疑、澄明儒学中超越性层面的含义。道德形上学的超越性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以“认知决定模式”为特点的独特认知机制,所谓“认知决定模式”,即以认知层次的提升消解本体论的理论取向,这一思...
关键词:认知 本体 一心二门 心统性情 
牟宗三对儒家无神论的判定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3期78-83,122,共7页张望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伦理学知识体系的当代中国重建”(19ZDA033)研究成果之一。
20世纪思想界对于儒家与宗教关系的反思中,牟宗三基于无神论立场,通过对“神为何物”“神在何方”“神归何处”三个问题的回答,表明儒家不同于西方有神论宗教,而是一种成德之教。分别而言,对于“神为何物”,儒家并未发展人格神观念,而...
关键词:牟宗三 儒家 无神论 道德形上学 
新儒学熊氏学派对阳明心学的探赜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1期54-57,63,共5页徐鹏 
浙江省稽山王阳明研究院重大课题:王阳明心学对现代新儒学的影响(2020ZW0101)。
现代新儒家熊十力对其三位高足唐君毅、牟宗三、徐复观影响甚深,这体现在脾气秉性、学问兴趣、思想路线等方面。熊氏学派是心学思想的接续者,他们对阳明心学均有研究,受其影响。在熊氏学派中,熊、唐、牟都意在重建道德形上学,而徐氏的...
关键词:熊氏学派 阳明心学 道德形上学 影响 
从《周易》再研究看牟宗三思想的转变
《收藏》2023年第9期87-89,共3页刘骏仪 
牟宗三作为新儒家代表人物,站在现代学术视野对中国传统固有文化进行反省,他对《周易》的再研究形成了其自身独特的易学系统。但牟氏易学非一蹴而就的,牟宗三早年易学集中于对焦循易学和胡煦易学的研究,旨在阐发中国式的自然哲学,揭示...
关键词:牟宗三 易学研究 《周易》 道德形上学 道德本体 胡煦 《易传》 焦循 
心之感通与於穆不已之天道的合一——论现代新儒家“道德形上学”建构的根基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学报》2023年第8期42-64,148,149,F0003,共26页李洪卫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中国国家观的近代转变研究”(18BZZ027)的阶段性成果。
现代新儒家辨识的儒家特质是“人文教”或“成德之教”,与纯粹的人文主义不同。牟宗三认为儒家成德之教的根基是个体生命道德,同时它的全幅展开即仁心本体又是先验的道德实体和宇宙化生的本原,因此构成内在与超越的统一关系,这种统一是...
关键词:内在超越 心体 性体 超越存有论 道德形上学 
“道德形上学”中的“圆善”证成工夫与境界析论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3年第3期203-203,共1页朱萌然 
“圆善”问题是康德和牟宗三共同关注的话题。不同于康德以“设准”达至信仰的解决路径,牟宗三以建构“道德形上学”的方式、通过工夫修养之“呈现”来体验道的形上本体,无疑是一创新。经过牟宗三的吸收与创造性转化,其所谓“道德形上...
关键词:道德形上学 牟宗三 德福一致 创造性转化 圆善 形上本体 工夫修养 讨论空间 
“道德形上学”中的“圆善”证成工夫与境界析论
《中国哲学史》2023年第2期113-118,共6页朱萌然 
“圆善”问题是康德和牟宗三共同关注的话题。不同于康德以“设准”达至信仰的解决路径,牟宗三以建构“道德形上学”的方式、通过工夫修养之“呈现”来体验道的形上本体,无疑是一创新。经过牟宗三的吸收与创造性转化,其所谓“道德形上...
关键词:牟宗三 道德形上学 圆善 工夫 “境界”与“实有”合一 
从“自然”到“天理”——论二程治道思想的道德形上学建构
《朱子学研究》2022年第2期234-245,共12页张子峻 朱汉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宋学源流”(19ZDA028)
牟宗三在《心体与性体》一书中,将宋明心性儒学界定为关于儒家“成德之教”的“道德的形上学”。其所谓“道德的形上学”,是包含“本体论”和“宇宙论”阐述的“由道德的进路来接近形上学,或形上学之由道德的进路而证成者”((1))。换言...
关键词:道德的形上学 道德形上学 心性儒学 牟宗三 治道思想 成德之教 二程 天理 
从“何以可能”到“如何实现”--论牟宗三道德形上学的黑格尔辩证法原型
《社会科学》2022年第11期36-44,共9页王时中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五四以来科学观的变迁与马克思主义的深度中国化研究”(项目编号:19BZX019)的阶段性成果。
牟宗三以康德哲学作为中西哲学汇通的桥梁,将康德“道德何以可能”的追问转化为“道德如何实现”的论证,展现了儒家道德理想作为“生命的学问”的独特价值。但从康德的“有限理性存在者”的视角看,牟宗三的道德形上学是以黑格尔辩证法...
关键词:牟宗三 道德形上学 康德 黑格尔 道德理性三义 科玄论战 
“天地境界”:中国现代艺术形上学的新理学同题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2年第3期221-221,共1页冯学勤 
1949年以前的冯友兰,对儒学中的“神秘主义”持肯定态度。从此态度出发,冯氏构建了其道德形上学的顶峰——“天地境界”,其源头是在王国维1904年于《孔子之美育主义》中惊鸿一现的“舞雩之境”或“曾点之乐”。相比陈来对待艺术形上学...
关键词:中国现代艺术 天地境界 冯友兰 新理学 新儒学 形上与形下 道德形上学 深化理解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