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孟祥英[1]
机构地区:[1]齐鲁师范学院,山东济南250200
出 处:《语文教学通讯》2025年第2期72-74,共3页Bulletin of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摘 要:对于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名篇《饮酒(其五)》,从隐逸文化的角度看,诗歌负载两类隐逸文化的符号,一类是物质文化符号,如“庐”“菊”“东篱”等;另一类是精神文化符号,如“心远”“忘言”等。此外,还有两个比较容易为人忽略的符号,即人名“陶渊明”和地名“柴桑”。这些语言符号因共同的意义指向聚合成一个意象群,展现出诗人的品格和志趣,折射出隐逸文化的精神内核。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