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艺术实践:中华民族视觉形象重塑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的新路径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康泽楠 孟凡行[2] 

机构地区:[1]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江苏南京211189 [2]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和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广东珠海519087

出  处:《社会科学家》2024年第6期164-171,共8页Social Scientist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项“中华民族视觉形象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研究”(项目编号21VMZ019)阶段性成果。

摘  要:世界各国人民对我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认同基础是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这要求我们不仅要向世界展现中国对世界经济、贸易等物质领域进步作出贡献的一面,还要展现对世界和平、文化等精神领域作出贡献的一面,即中华文化的跨文化传播与交流。中华民族与世界其他民族间的跨文化交流涉及了中华民族对外形象塑造。鉴于之前的对外形象建构情况,中华民族在推动中华文化跨文化传播、交流过程中,需要重塑中华民族形象,建立其在海外的积极形象,消解文化间的误解。中华民族视觉形象是中华民族形象的主要组成部分,全球艺术实践为重塑中华民族视觉形象创造了新机遇,有助于促进中华文化的跨文化传播和交流,进而让更多的文化他者了解、理解、共情和认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全球艺术场域中,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的艺术重塑实践不仅是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民众间互动和交融过程,也是一种自下而上地从个体微观层面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的艺术实践。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的艺术重塑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艺术表达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关 键 词:中华文化 跨文化交流 中华民族视觉形象 人类命运共同体 全球艺术实践 

分 类 号:J022[艺术—艺术理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