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詹玲[1,2] Zhan Ling
机构地区:[1]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2]杭州师范大学文艺批评研究院
出 处:《文艺研究》2024年第12期51-64,共14页Literature & Art Studie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当代中国科幻小说的技术想象及其问题研究”(批准号:23BZW165)成果。
摘 要:以竞速技术现代性为主导价值逻辑的20世纪中国科幻小说,在用超速、超力和超量等超级技术、技术物想象,营构出具有崇高美学精神的技术乌托邦的同时,也将人与技术的关系理解为相互对抗。近些年,一些青年科幻小说家尝试从中国技道哲学传统、“十七年”儿童科幻小说中汲取思想资源,结合西方后现代、后人类技术哲学思想,从整体观出发,改技术竞速为人技共速,或重返天、地、人、技一体的自然观念,建构圆融、和谐的诗学精神,或将技术资本作为人发展、完善自我的原生/再造资本,预演人机共生的未来可能,或想象语言技术的物理力量,用神秘的超自然力消解技术理性力量,重塑新的主体崇高。纯粹、无所顾忌的自由想象,使这些小说保持了中国科幻小说一以贯之的技术乐观主义精神,呈现出单纯、明朗、积极向上的诗学调性。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