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郭仁卿
机构地区:[1]海南省海南中学,571158
出 处:《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4年第35期54-57,共4页Teaching Reference of Middle School History
摘 要:《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对“历史解释”有如下的定义:“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所有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对历史的解释。”然而,在思想史教学中,历史解释通常会走入误区,我称之为“非联系性”误区,它阻碍我们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主要体现在;其一,忽略一种思想内部的逻辑关系;其二,忽略思想外部的时空联系。有老师认为,这是符号化、机械化、狭窄化、碎片化[1]。因此,本文从思想逻辑与时空变换两个方面出发,以《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课第三子目“孔子与老子”中老子的思想为例,略论思想史教学中克服“非联系性”误区的几种主要方式。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