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学三辨与宋辽金时期的道统意识和中国认同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关健英[1] 

机构地区:[1]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哈尔滨150080

出  处:《黑龙江民族丛刊》2024年第5期99-107,共9页Heilongjiang National Series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伦理认同研究”(20&ZD037)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华夷之辨、义利之辨、理欲之辨作为宋代道学重要辩题,反映了道学内部不同的学术立场和政治分歧,更可透视出宋辽金时期民族融合背景下道学对于时代问题的深度介入和关切。宋代道学关注时代问题诠释《春秋》,首次明确提出“华夷之辨”表述。道学“义利之辨”就“崇德”与“兴利”展开争论,以“义利”别“华夷”,重义轻利者为中国,见利忘义者为夷狄。道学“理欲之辨”从形上层面论证“理”的价值优先性,认为理别人禽,分华夷,华夷之别在于能否去欲存理,以理制欲。透过华夷、义利、理欲三个辩题,反映出宋辽金时期以中华伦理认同为核心的道统意识和以大一统为核心的中国意识。道学三辨与宋辽金时期波澜壮阔的民族融合浪潮相互激荡,对加深各个民族的中国意识和中国认同具有重要意义。

关 键 词:华夷之辨 义利之辨 理欲之辨 道统意识 中国认同 

分 类 号:K240[历史地理—历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