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朱珺[1] 高琼[2] Zhu Jun;Gao Qiong
机构地区:[1]上饶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西上饶334001 [2]宜春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西宜春336000
出 处:《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5年第1期7-11,20,共6页Journal of Puya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摘 要:历经时代的变迁和文明的发展,中国龙由原始的自然物逐渐升华为人文物,其文化隐喻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衍生。龙的隐喻源于古人对自然界的原始思维和模糊认知,而隐喻的认知特征,即捕捉相似性甚至创造相似性是龙的隐喻不断丰富的重要原因。作为一种认知现象的龙的隐喻,它体现于人们认知活动的产物中,反映出中国人对龙的认识、崇拜和审美。因此,从认知的视角探讨龙的文化隐喻有助于解读蕴藏在其背后的中华文化的概念系统。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