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会到学校:中国戏曲教育近代化的“二维迁移”  

作  者:郭强 

机构地区:[1]南京晓庄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2]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

出  处:《中国戏剧》2025年第1期81-83,共3页Chinese Theatre

基  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22JYB021);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重点课题(C-b/2021/01/45)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1862年,京师同文馆的创办标志着教育近代化的开端,戏曲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表现样式,亦不可避免地融入其中。近代化亦称现代化,源自“modernization”。作为教育近代化的重要组成,戏曲教育近代化从社会教育中兴起,在学校教育中落地,完成了从教育价值取向到教学组织形式的“二维迁移”,构建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特殊样本。一、从社会教育中兴起:戏曲教育价值取向的现代更迭近代以降,教育救国成为有广泛影响的社会教育思潮,塑造“新民”被视为第一要务。戏曲艺术不再局限于休闲娱乐功能,而是逐渐演变为一种通俗的社会教化工具,其通俗艺术形式和社会教育功能得到了重新审视。作为戏曲传承的重要载体与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戏曲教育构成了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并在教育近代化的语境中实现了从艺术价值到工具价值的现代更迭。

关 键 词:教育近代化 教育价值取向 社会教育功能 教学组织形式 京师同文馆 教育救国 社会教育思潮 社会教化 

分 类 号:G63[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