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南京市栖霞中学
出 处:《江苏教育》2024年第47期93-94,共2页
基 金:南京市中小学教学研究第十四期重点课题“指向审辩式思维培养的高中地理教学实践与研究”(2021NJJK14—Z09)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要求,学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地理事物和现象发生、发展的过程,从而较全面地观察、分析和认识不同地方的地理环境特点,辩证地看待地理问题。[1]1941年,美国学者爱德华·格拉泽提出了审辩式思维的概念,认为这种思考能力包含三个要素:全方位思考问题的角度;逻辑探究和推理论证的学问;运用这些方法的技巧。[2]审辩式思维是用“审视的眼光”看待问题,用“辩证的思维”思考和解答问题。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28.3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