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海麟[1] 曾锦衡 刘览[1] 张维蔚[1] 李燕[1] 周琴[1] LI Hailin;ZENG Jinheng;LIU Lan
机构地区:[1]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东广州510440
出 处:《华南预防医学》2024年第12期1179-1182,1186,共5页South China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基 金:广州市科技计划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项目(202201011677);广州市卫生健康科技项目(20211A011052);广州市医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2021-2023-12);广州市重点实验室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21BRP004)。
摘 要:目的 了解广州市生食动物性水产品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VP)检出率及污染水平,分析其污染特征。方法 在全市11个区不同流通环节分季节采集不同种类生食动物性水产品,开展VP定性及定量检测。结果 采集2009-2022年在广州市辖11个区268个采样点售卖的1 561份生食动物性水产品,VP总体检出率为12.30%(192/1 561)。不同种类、不同季节、不同采样场所VP检出率及污染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淡水产品VP检出率(19.87%)及污染水平[(0.38±0.47)lg MPN/g]均高于海产品[7.05%,(0.25±0.32)lg MPN/g]。虾类VP检出率(51.69%)及污染水平[(0.77±0.73)lg MPN/g]均高于鱼类[7.28%,(0.24±0.27)lg MPN/g]和双壳类[6.86%,(0.23±0.28)lg MPN/g]。淡水虾VP检出率(61.76%)及污染水平[(0.84±0.70)lg MPN/g]均最高。第三季度VP检出率(16.00%)及污染水平[(0.33±0.43)lg MPN/g]均最高。餐饮单位VP检出率较高(15.58%)、污染水平[(0.34±0.45) lg MPN/g]最高,网络外卖环节无VP检出。结论 广州市生食动物性水产品存在不同程度VP污染,检出率及污染水平有明显的种类、季节和地点差异。建议持续开展生食动物性水产品监测,针对消费者开展健康教育及食品安全风险预警。
分 类 号:R155.5[医药卫生—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