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知学:物的证成或遗忘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杨儒宾[1] 

机构地区:[1]台湾清华大学哲学研究所

出  处:《社会科学文摘》2025年第1期28-30,共3页Social Sciences Digest

摘  要:良知学中“物”的位置在1949年后的海外华人哲学界,阳明学始终是门显学。尤其是,港台新儒家一向以主体性作为中国哲学的特色,而阳明学作为道德主体主义的代表,被视为儒学正统,也即王阳明不能不是孟子之后的关键性人物。良知学的主体有两个层面:一方面,从道德意识层面而言,良知是道德意志的唯一来源,它自己提供道德法则;另一方面,良知也被视为具有宇宙意识的心,不仅为道德判断负责,还被视为存在的超越依据。

关 键 词:宇宙意识 阳明学 主体主义 道德法则 道德判断 关键性人物 海外华人 良知学 

分 类 号:G63[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