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杨儒宾[1]
机构地区:[1]台湾清华大学哲学研究所
出 处:《社会科学文摘》2025年第1期28-30,共3页Social Sciences Digest
摘 要:良知学中“物”的位置在1949年后的海外华人哲学界,阳明学始终是门显学。尤其是,港台新儒家一向以主体性作为中国哲学的特色,而阳明学作为道德主体主义的代表,被视为儒学正统,也即王阳明不能不是孟子之后的关键性人物。良知学的主体有两个层面:一方面,从道德意识层面而言,良知是道德意志的唯一来源,它自己提供道德法则;另一方面,良知也被视为具有宇宙意识的心,不仅为道德判断负责,还被视为存在的超越依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