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在新质生产力人才培养中的赋能路径——以广东高职院校为例  

作  者:何楚婷 张卓娅 

机构地区:[1]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

出  处:《广东教育(职教)》2025年第2期72-74,124,共4页

基  金:2024年度广东省普通高校特色创新类项目“思政课建设赋能新质生产力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研究——以广东高职院校为例”(项目编号:2024WTSCX261)研究成果。

摘  要:引言.2024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1]高校是科技进步的引擎、人才宝库和创新热土,汇聚了教育、科技与人才三大要素,在推动生产力进步中,它们扮演着核心角色。特别是在快速发展的广东地区,高职院校更需凸显其在培养技能精英上的战略高度。因此,提升思政课的思想内涵和时代感,确保培养出符合新质生产力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已成为高职院校思政课建设的关键任务。

关 键 词:思政课 中国式现代化 高职院校 科技进步 人才培养 核心角色 高素质技能人才 三大要素 

分 类 号:G64[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