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琼
机构地区:[1]淮北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安徽淮北235000
出 处:《安徽教育科研》2025年第6期110-112,共3页
基 金:淮北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古诗词在高中哲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成果之一,课题批准号为HBJK23307。
摘 要:诗词是优美而形象的哲学,哲学是内敛而深邃的诗词。诗词哲学一相逢,并胜过言语无数。将古诗词用于高中哲学课教学,是很多一线教师的常用做法。但古诗词为何能辅助哲学课教学,二者有何妙处能相得益彰,却很少有人探究。本文通过梳理古诗词与哲学在字面表述、内涵表达、理解方式、学科特质上的相似之处,为古诗词走进高中哲学课堂提供理论支撑,助力打造富有诗情画意和深厚底蕴的哲学课堂。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