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船山人性论的公共生成进路  

Wang Fuzhi's Public Generation Approach to Human Nature Theory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吴国梁 Wu Guoliang

机构地区:[1]湘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  处:《中国哲学史》2025年第1期128-136,共9页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基  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观基础研究”(编号:21JZD018)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秩序化的公共生活让个体远离混乱的同时,也激活了人们对于公共善的追求。王船山分审性与天道,点出人性之大公并非与生俱来,尚且需要主体于人道之维后天养成。一人成性离不开个人自身,又超越个人呈现公共性特质。王船山的成性论着眼于生活与实践,既将人性视作公共性存在,又将人性视作时间性存在,开启先验人性向公共成性的转化。个体成性实践不单是成就己性,亦是公共价值的实际生成。如果政治培养的民众道德符合公共价值,在尊重个体自主成性的基础上商讨出公共善,从人性生成的角度来看则是正当的。

关 键 词:王船山 人性论 公共性 成性 

分 类 号:B249.2[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B82-06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