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南京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南京211816
出 处:《文教资料》2024年第23期39-42,共4页CULTURAL & EDUCATIONAL LITERATURE
基 金:2024年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研究”(KYCX24_1667);2024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雨花英烈红色基因传承向度与路径研究”(2024SJZDSZ008)。
摘 要:“第二个结合”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在推动文化发展道路上提供了全新视域。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不断彰显“第二个结合”的本质。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进行理论创新的“魂脉”,蕴含着文化发展的理论精髓。中国共产党围绕着何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何发展以及如何发展等问题,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并形成丰富的理论成果。新时代背景下,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在宏观与微观中,巩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体性;在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中,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力;在国际交流与互鉴中,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生力。
分 类 号:A81[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D61[政治法律—政治学] G122[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