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小燕
机构地区:[1]湖北省十堰市商务局幼儿园
出 处:《幼儿教育研究》2025年第2期32-36,共5页Research o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摘 要:一、案例背景,(一)已有的相关研究,克尔凯郭尔在其经典著作中首次阐述了焦虑理论,为教育焦虑的后续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斯皮尔伯格则进一步提出了“状态—特质焦虑”理论,为理解教育焦虑提供了关键的理论框架。斯皮尔伯格的研究表明,教育焦虑既可以是特定情境下的状态焦虑,也可以是具有个体差异性和相对稳定性的特质焦虑。教育焦虑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现象,它涉及家庭、学校、社会等多个层面,家长教育焦虑是教育焦虑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中国家长教育焦虑指数调查报告》揭示,近年来,中国家长的教育焦虑指数持续上升,尤其在小学生家长群体中表现最为显著。家长教育焦虑的成因复杂多样,包括幼小衔接适应、教育资源不均衡等。当前,“知识为本”“升学为重”等观念严重违反了儿童发展的规律,整个社会将这种教育期望投射到年幼儿童的身上。部分幼儿教育机构为了迎合家长的教育期望,存在着提前教授小学知识的现象,催化了家长教育焦虑现象的发生;而且小学教师普遍认为,提前接触小学知识的幼儿,在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上均表现出明显优势,且更能适应小学的课堂纪律要求。为满足小学教师的教育期望,幼儿教师不得不增加知识性教学活动,以便让即将升入小学的幼儿适应小学的教育水平。这种连锁反应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家长的教育焦虑。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1.28.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