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现军
机构地区:[1]安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河南安阳456150
出 处:《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5年第4期145-150,共6页Journal of Heilongjiang Institute of Teacher Development
基 金: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产教融合:基于表现性评价的幼师生专业发展研究”(2023YB0531);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产教融合:基于项目化学习的幼儿园职前教师培养研究”(24B880003);河南省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项目“产教融合:幼师生培养中的项目化学习实践研究”(2024-JSJYYB-076)。
摘 要:德国教育人类学家博尔诺夫的非连续性教育思想,对人们认识和改进幼小衔接工作有着极大的借鉴意义。博尔诺夫认为人的生命发展其实是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的统一,人类生命过程中非连续的成分具有根本性的意义,非连续性教育非常有必要。儿童从幼儿园走进小学就是遇到了生活中的危机,处于新生活的起点。因此,将博尔诺夫的非连续性教育思想应用在幼小衔接中,探讨可以得到如下启示,即基于全人的发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树立正确的危机意识,重视培养教师的教育机智,重视不同的遭遇之间的互相影响,培植成长共同体,营造丰富的学校合作文化环境。
分 类 号:G610[文化科学—学前教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