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龚茁[1] 熊鑫 GONG Zhuo;XIONG Xin
机构地区:[1]浙江工商大学,浙江杭州310018
出 处:《上海翻译(中英文)》2025年第2期39-45,共7页Shanghai Journal of Translators
基 金:浙江省高等教育“十四五”研究生教学改革项目“涉外法治视域下AI赋能MTI‘外语+法律’教学改革试验”(编号:JGCG2024232);浙江工商大学2023年度省级平台教学项目“新文科理念下新时代大学英语分科教学的改革试验:从法学专业英语教学出发”(编号:1070JYN6523004G)。
摘 要: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急于了解国际规则,积极引入国际法,意图维护国家外交利益,国际法的翻译也因此具备了国家性的特征。《万国公法》是近代中国第一部完整译入我国的西方国际法学著作,也是清末国际法国家翻译实践的代表作品。然而,《万国公法》的译者丁韪良作为清政府认可的国际法国家翻译实践的低位主体,借高位主体普遍不通晓外语,未能对《万国公法》构建有效的译文质量管控体系之机,在全权大臣、驻外使臣、领事裁判权、藩属体制等涉及主权、外交、司法等重大国家利益的内容上,故意制造了不对等的翻译文本,误导了中国人对国际法的认识,终将中国置于巨大的不平等外交的风险之中。清末国际法国家翻译实践说明,国家翻译实践中的高位主体应当通晓外语,了解国际规则,能对译者的遴选和译文的质量形成有效的监督管控机制,进而保证国家的外交话语安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