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国公法》

作品数:63被引量:208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何勤华高汉成陈秀武万齐洲田涛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政法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万国公法》译介——兼及输入型国家翻译实践
《民族翻译》2024年第5期32-39,共8页韩淑芹 
中央高校自主创新基金项目“国家翻译实践视域下的中国科技翻译史研究”(21CX04005B)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国家翻译实践论明确提出输入型和输出型两种类型的国家翻译实践,而现有国家翻译实践研究大多为理论视角的国家翻译学理阐释或实践维度的国家对外译介行为解析。诠释中国历史上输入型国家翻译实践的典型事件,有助于补足国家翻译实践研究...
关键词:输入型国家翻译实践 《万国公法》 融合性 
重构天下文明图景——晚清春秋公法观再审视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4期46-54,共9页孙磊 
上海市哲社中青理论骨干专项项目“儒家春秋公羊学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观研究”(2021FZX001)的研究成果。
《万国公法》所引发的晚清经世儒者对西方国际法的争论,值得从文明与国际法关系的视角重新审视,春秋公法观蕴含的文明主体性尤其值得重视。以康有为、唐才常为代表的今文经学公法观,致力于以儒家普遍主义的仁学构建公法基础,援引《春秋...
关键词:《万国公法》 春秋公法观 康有为 廖平 国际法 
中国与国际海洋法——从《万国公法》到《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中国国际法年刊》2022年第1期11-38,共28页贾宇 
以《万国公法》为代表的国际法在晚清传入中国后,清廷官员曾尝试学习、运用其中的海洋法章节和内容,以为办理洋务交涉之手段。虽偶有成功案例,但不平等条约中的涉海条款亦无平等可言。民国时期,海洋法在中国有所发展,已经超出了《万国...
关键词:《万国公法》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中国实践 国际争端解决 
从惠顿的《国际法原理》到丁韪良的《万国公法》——近代中国国际法译介新探被引量:4
《美国研究》2022年第5期133-160,8,共29页闫行健 
美国驻普鲁士前大使、国际法学家亨利·惠顿的《国际法原理》一书在面世后的百年间(1836~1936),通过不断再版和修订,成为国际法学科发展中的一座里程碑,对国际法学科做出了持久性的贡献。由丁韪良翻译的该书的中译本《万国公法》影响巨...
关键词:美国历史 中美关系史 《万国公法》丁韪良 《国际法原理》亨利·惠顿 国际法 
从岛陆到洋面:明清时期中朝对黄海北部海界认知及演进被引量:4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20年第3期21-36,共16页高志超 
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清前中期东北海疆史研究(1616-1820)”(18BZS120)阶段性成果。
明清时期中朝官民在黄海北部海域日益频繁的海洋活动,使双方对该海域的海界有了日渐明晰的认知。十九世纪中叶以前,无论是志书亦或航海官员,中朝双方的这一认知均主要集中于黄海北部海域"岛陆"的归属上。为保障岛屿安全进行的水师巡洋...
关键词:黄海 岛屿归属 海界 《万国公法》 
《万国公法》翻译底本问题新探被引量:1
《惠州学院学报》2020年第1期13-19,共7页万齐洲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3BZSO86)
美国法学家亨利·惠顿所著Elements of International Law一书,自1836年出版后,受到学界好评,该书以多种语言在许多国家出版。1864年,在清朝官员的帮助下,中文版《万国公法》得以问世,翻译者为美国传教士丁韪良。围绕《万国公法》的翻...
关键词:Elements of International Law 《万国公法》 翻译底本 
图里翻译规范视角下丁韪良译《万国公法》研究被引量:1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8期65-67,共3页曹媛媛 
以图里的翻译规范理论为依据,通过分析影响《万国公法》译本的因素,研究该译本所体现出的翻译规范。研究发现,丁韪良对文本的选择受到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该译本从篇章结构等宏观层面到词汇句法等微观层面都符合中国语言的表达特征。正...
关键词:图里 翻译规范理论 《万国公法》 丁韪良 
《万国公法》译本的场域分析
《郑州师范教育》2019年第4期92-96,共5页翟欢 
丁韪良(William M. P. Matin)所译的《万国公法》是中国法治近代化过程中的最有影响力的翻译作品之一。然而,任何伟大事物的产生都不是偶然的,它的产生既离不开其背后的社会历史因素的作用和影响,也离不开译者的主观努力。本文引入布迪...
关键词:《万国公法》 翻译 场域 资本 惯习 
《万国公法》丁译本研究
《钦州学院学报》2019年第4期66-72,80,共8页袁斌业 
美国传教士丁韪良翻译的《万国公法》在我国法律界广为人知,围绕该译本已经有一些研究成果,但这些研究仍然有待补充完善。因此,可立足于该译本的翻译始末、译者的政治意图和译者的善意,并运用译述、改译省略相结合、增译等三种典型而可...
关键词:万国公法 亨利·惠顿 丁韪良 
第一任美国驻华大使蒲安臣与其参与的中西翻译活动
《国际汉学》2019年第1期150-155,206,共7页彭萍 朱桀 
本文结合翻译研究中的"中间人"概念,通过文献梳理考证出蒲安臣(Anson Burlingame,1820—1870)作为翻译活动的中间人,促成或参与了《人生颂》和《万国公法》在中国的译介,同时又通过摘译文将中国学者徐继畬所撰的《瀛环志略》一书介绍给...
关键词:蒲安臣 翻译中间人 《人生颂》 《万国公法》 《瀛环志略》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