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的建构与扬弃——论鲁迅留日时期的文学启蒙思想  

The Construction and Sublation of“the Nation”:On Lu Xun's Thought of Literary Enlightenment during His Stay in Japan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董炳月[1] Dong Bingyue

机构地区:[1]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出  处:《文艺研究》2025年第3期79-92,共14页Literature & Art Studies

摘  要:1903年5月末6月初,留学日本的鲁迅在拒俄运动的高潮中撰写《斯巴达之魂》,阐明了以爱国、尚武、牺牲为精神内涵的“国民”观念。鲁迅的“国民”观念在留学仙台医学专门学校时期再度强化,幻灯片上所见日军斩杀俄探的刺激,促使他弃医从文,立志改变“愚弱的国民”的精神。然而,鲁迅返回东京后并没有将此前的“国民”观念作为改造中国人精神的思想资源,而是通过将“国民”相对化,建立起以“立人”为核心的个人主义价值观,进而重构“国民”、批判“兽性之爱国”。20世纪20年代中期,鲁迅通过重述斩杀俄探故事、编选留日时期的文章,再一次清理了自己留日初期的“国民”观念。

关 键 词:弃医从文 留日时期 论鲁迅 个人主义价值观 立人 留学日本 拒俄运动 中国人精神 

分 类 号:I21[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