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俄运动

作品数:70被引量:70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苏全有谢忠强宋苏华罗福惠徐佾夫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师范大学中山大学河南师范大学运城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国民”的建构与扬弃——论鲁迅留日时期的文学启蒙思想
《文艺研究》2025年第3期79-92,共14页董炳月 
1903年5月末6月初,留学日本的鲁迅在拒俄运动的高潮中撰写《斯巴达之魂》,阐明了以爱国、尚武、牺牲为精神内涵的“国民”观念。鲁迅的“国民”观念在留学仙台医学专门学校时期再度强化,幻灯片上所见日军斩杀俄探的刺激,促使他弃医从文...
关键词:弃医从文 留日时期 论鲁迅 个人主义价值观 立人 留学日本 拒俄运动 中国人精神 
鲁迅的理性
《演讲与口才》2023年第22期35-35,共1页时月 
1903年4月,俄国撕毁中俄《交收东三省条约》,并提出七项无理要求,妄图将中国领土长期置于俄国的管控之下。此举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愤怒,各地群众为此集会、游行、通电。“拒俄运动”爆发。消息传到东京后,同样激起了东京中国留学生的义愤...
关键词:弘文学院 拒俄运动 无理要求 中国留学生 爱国运动 东三省 鲁迅 
清季留日学生群体革命思想认同倾向性研究
《黑龙江史志》2023年第7期44-46,共3页胡华楠 
在清末新政时期,基于多种现实因素的影响,官方出台了向日本派遣留学生的政策。政策一出,留日之风遂起,并于20世纪初渐成规模,留日学生出入不同学堂,学新知,结志友,汇思潮,以期报效祖国,挽救民族危亡。留日学生群体作为时局变化下的产物...
关键词:《湖北学生界》 拒俄运动 革命思想 
语境交织与媒介跨越——清末《时局图》再探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近代史)》2022年第1期98-110,共13页程方毅 
中山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批准号:20WKZD01)资助。
作为中国近现代第一幅政治宣传画,《时局图》经历了《东方时局》《时局全图》与《时局图》这三个版本的变化。不同版本之间的变化不仅包括图像细节的调整、图像媒介与载体的变化,还有发行与销售方式及范围的变化。而在这诸多变化的背后...
关键词:《时局图》 政治漫画 恐俄症 拒俄运动 
铁血为共和 名利如浮云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21年第10期94-96,共3页颜新武 
我的外祖父周来苏是一位活跃在辛亥前后的革命先驱。在清末民初风云激荡的年代,从留日学生拒俄运动、军国民教育会的暗杀行动、华兴会长沙起义,到中国同盟会的创建,以及辛亥黄花岗起义、辛亥武昌起义、长沙光复、上海光复等等历次重大...
关键词:军国民教育会 拒俄运动 长沙起义 清末民初 武昌起义 上海光复 留日学生 革命先驱 
语境交织与媒介跨越——清末《时局图》再探被引量:4
《史林》2021年第4期73-86,220,共15页程方毅 
中山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批准号:20WKZD01)资助。
作为中国近现代第一幅政治宣传画,《时局图》经历了《东方时局》《时局全图》与《时局图》这三个版本的变化。不同版本之间的变化不仅包括图像细节的调整、图像媒介与载体的变化,还有发行与销售方式及范围的变化。而在这诸多变化的背后...
关键词:《时局图》 政治漫画 恐俄症 拒俄运动 
英敛之《大公报》“拒俄运动”态度的演变、原因及影响
《传媒观察》2019年第3期98-104,共7页张勇丽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华民国新闻史(1895-1949)"(项目编号:13&ZD154)研究系列成果之一
本文探讨了英敛之主持的《大公报》"拒俄运动"态度的演变历史轨迹,分析了英敛之《大公报》"拒俄运动"态度演变的主要原因是英敛之的特殊身世及"保清朝"的政治立场和天主教的宗教信仰。认为《大公报》"拒俄运动"态度的转变直接或间接地...
关键词:英敛之 《大公报》 拒俄运动 天主教与中国政治 
中国近代国民外交的萌生
《理论观察》2018年第1期59-61,共3页王跃鹏 
"国民外交"一词在中国的出现大致可以追溯到1903年的拒俄运动,中国人在经历了中日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之后,民族意识和民主意识逐渐增强,中国人的脑海里开始萌生"国民"的概念。随着帝国主义侵略方式由暴力变为谈判桌上的威逼利诱,外...
关键词:国民 国民外交 拒俄运动 国民公会 
陈独秀与《安徽俗话报》的停办——关于陈独秀舆论经验与寻求的断想之一
《文艺争鸣》2017年第1期134-137,共4页李宪瑜 
《新青年》创办之前,陈独秀有过几次不同的舆论从业经验,如在上海协助章士钊创办《国民日日报》,在安庆、芜湖创办主持《安徽俗话报》,在日本参与章士钊主笔之《甲寅》等。这些舆论经验对日后《新青年》的创办无疑有相应的影响,人们往...
关键词:章士钊 国民日日报 话报 甲寅 房秩五 汪孟邹 桐城学堂 拒俄运动 杭州白 俄事警闻 
浅析清末民初的“中等社会”
《科教导刊(电子版)》2016年第15期172-172,共1页王莹 
中等社会是清末民初之际出现的一个革命性概念,并在拒俄运动时得到了充分运用。此概念为开明绅士和青年学生提供了十分实用的理论。本文主要分析中等社会的概念、中等社会这个社会实体的构成以及中等社会的历史责任。
关键词:中等社会 拒俄运动 青年学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