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化三协同:破解城市学校小场地与大课间的矛盾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陈北 

机构地区:[1]长沙市周南秀峰学校

出  处:《年轻人(C版)(学校天地)》2025年第4期18-20,共3页

基  金:长沙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一般资助课题“城区学校小场地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CJK2019046)阶段性成果。

摘  要:为了积极响应《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25)》等相关政策要求,落实健全确保第一理念,实施学生体质强健计划,确保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运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很多学校积极推动大课间体育活动建设。然而,一些城区学校因场地有限、学生众多,导致学生课间活动内容受限、运动强度不足、体能发展不均衡及活动连贯性缺失。长沙市周南秀峰学校是一所“小而精”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占地面积仅2.4公顷,现有61个教学班、2900多名学生,学生人均活动空间极为有限,校内体育设施仅有一个200米田径场、一个室外排球场和一个室内篮球馆,难以满足大课间活动的需求。

关 键 词:课间活动 城区学校 教育强国 大课间 体育设施 体质强健 占地面积 一所 

分 类 号:G63[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