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于宝山
机构地区:[1]浙江大学哲学学院
出 处:《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2024年第2期297-324,共28页The Phenomenological and Philosophical Research in China
摘 要:一、引言胡塞尔认为通过对哲学的历史反思,我们会发现数学基础理论以一种基本的、决定性的方式塑造了哲学思想的形成①。本文将胡塞尔置于柏林数学学派的传统之中,考察其博士论文中的变分法论题,并阐明这项研究的数学史意义。同时,我们尝试对本质变更的程序方法进行形式化表达,以求解最短时间路径的经典变分函数为例,从初始范例、约束条件、想象变更、变项与常项的方法要素探讨变分(Variation)计算的极值求解与想象变更(Variation)的本质直观在操作方法上的相似性,由此展现胡塞尔自身思想在数学与现象学领域之间的连续性。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00